导读:从 2024 年业绩看工银安盛人寿净利润“大起大落”期货配资哪家好,业务增长隐忧浮现。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报告,从表面数据来看,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58.08亿元,同比增长13.12%,在银行系寿险公司中保费规模仅次于中邮人寿,稳居第二。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61.52%,达到9.31亿元,这样的增幅在行业内十分显眼。
但当我们深入分析这份业绩报告,就会发现这些亮眼数字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2024年第四季度的单季亏损高达8.63亿元,直接将前三季度累计17.94亿元净利润的近半抹掉,这一数据的反差令人震惊。
再看其盈利增长的原因,并非完全得益于核心业务的强劲发展。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新准则下更多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市值波动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增加了净利润的波动性。2024年9月底股市的一波短暂利好,也使得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推动了净利润的增长。也就是说,若抛开这些外部因素,其核心业务的真实盈利状况或许并不乐观,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也存在不确定性。
净利润“坐过山车”
2024年,工银安盛人寿全年净利润达9.31亿元,然而第四季度却单季亏损8.63亿元,净利润的剧烈波动犹如坐过山车般惊险。
自2024年二季度起,工银安盛人寿开始依据新会计准则编制偿付能力报告。这一转变使得净利润从一季度的2847万元大幅跃升至二季度的7.88亿元。新准则下,更多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市值波动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这无疑增加了净利润的波动性。
此外,2024年9月底股市的短暂利好行情,也助力工银安盛人寿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该公司2024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05%、9.79%,综合投资收益率较2023年同期增加3.57个百分点,股市利好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2024年前三季度,工银安盛人寿累计净利润高达17.94亿元,可到了第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竟亏损8.63亿元,几乎将前三季度的盈利抹去一半。如此剧烈的业绩起伏,实在难以让人对其经营稳定性抱有信心。
尽管2024年工银安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实现了13.12%的增长,但深入剖析便会发现,这种增长并非稳如泰山。从产品结构来看,其增长或许过度依赖某几类产品。回溯至2019年,分红险产品在其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类产品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较大。
在当前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分红险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倘若工银安盛人寿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那么未来保险业务收入的增长极有可能遭遇瓶颈。
从销售渠道方面分析,作为银行系险企,工银安盛人寿主要依赖工商银行的渠道进行销售。这一优势虽能借助工商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广泛的网点布局,但也潜藏着渠道单一的风险。一旦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银行自身业务重心发生转移,工银安盛人寿的销售业绩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负债端压力如山
负债端问题犹如高悬在工银安盛人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其当前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
回溯至2019年,分红险在工银安盛人寿的产品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富优享两全保险(分红型)、财富乐享两全保险(分红型)以及财富禧两全保险(分红型)这三款产品表现尤为突出,保费收入分别高达150.20亿元、129.19亿元和19.69亿元,且保障期限均为5年。时光流转至2024年,这些产品陆续到期,满期给付高峰如期而至。
从现金流数据来看,2024年工银安盛人寿分红账户的业务净现金流呈现出持续大额流出的态势。一季度净流出233.01亿元,二季度进一步扩大至259.16亿元,三季度达到267.35亿元,四季度更是高达299.35亿元,全年累计净流出金额高达1058.87亿元。如此大规模的现金流出,如同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不断吞噬着公司的资金储备,给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带来了巨大压力。
准备金计提难题同样是负债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根源在于750天曲线的下滑。在寿险行业,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准备金计提常用的折现率。2024年,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9月30日的2.1500%一路降至12月31日的1.6778%,750天曲线也随之下降。受此影响,工银安盛人寿在负债端不得不增提大额会计准备金,以应对未来潜在的赔付责任。
准备金的增加直接导致保险合同负债上升,2024年第四季度,工银安盛人寿的保险合同负债就上升了101.27亿元。这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资产端的收益无法有效覆盖负债成本,公司的利润将面临进一步被侵蚀的风险。而且,准备金计提的增加还会对公司的净资产产生负面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资产较三季度末下降了17.2%,这无疑给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敲响了警钟。
此外,工银安盛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2024年,尽管全年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9.7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7个百分点,但这背后是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强劲上涨行情,险企的投资收益也随之水涨船高,工银安盛人寿三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6.8%,环比上升1.97个百分点,净利润上升至17.94亿元。然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一旦市场转向下行,投资收益率必将受到冲击。
合规风险
2024年以来,工银安盛人寿的高层人事变动频繁,这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24年5月,王都富获批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前董事长一职空缺了一年半之久。新董事长上任后,需要时间来熟悉公司业务,整合内部资源,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2024年11月,执行董事、副总裁陶仲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的纪律审查以及甘肃省定西市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调查。陶仲伟在公司任职期间,掌管多个关键业务板块,其落马使公司形象遭受重创。
进入2025年,人事变动的浪潮仍未平息。自1月1日起,吴茜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总经理)职务。她在工银安盛人寿任职近六年半,期间主导推动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产品结构优化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工作。她的离任,使得公司在战略执行和业务推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新的总裁人选尚未确定,公司在短期内面临着管理团队不稳定、业务衔接不畅等诸多棘手问题,这无疑给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024年,工银安盛人寿多次因违规问题受到监管处罚,这反映出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024年8月12日,山西分公司因对保险代理人的产品培训中片面夸大保险责任的行为,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的处罚;9月30日,北京分公司因跨省经营保险业务、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内控管理不规范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处罚。
进入2025年,处罚仍在继续,1月26日,辽宁分公司因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被罚款12万元;12月30日,山东分公司因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被罚款40万元。
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导致公司面临经济上的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企业合规经营和诚信的今天,频繁的违规处罚会让消费者对工银安盛人寿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
尽管从表面数据来看,工银安盛人寿2024年的业绩表现尚可,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难以忽视的困境,投资端的不确定性更是让公司的发展充满了变数期货配资哪家好,工银安盛人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